当前,中国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民主政治制度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四个方面作出部署,为进一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指明了方向。全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既遵循了现代国家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式的特征。本书从理论、社会、行政、财政、政党、法治、民族、历史以及比较等视角探寻“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从历史进程和现实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基础理论;从经典理论、传统社会形态、现代社会的成长三个方面探讨中国
本书是一本研究上海商务楼宇党建创新经验和规律的的报告。上海是楼宇党建的发轫地,楼宇党建工作是上海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的重要领域和鲜明标志。本书聚焦上海商务楼宇党建的完整历程和丰富经验,特别注重通过若干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商务楼宇党建创新的具体经验,从“点面结合”“纵横交错”的角度,总结提炼上海商务楼
本书为2023年上海智库报告的一种,作者为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的相关学者,主要以上海市为案例,论述了城市韧性体系构建与发展方面的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案。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了城市风险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内涵和研究综述;第二章论述了上海市在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城市在韧性建设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长期关注政务公开的制度设计、实践运行与实效发挥。2022年,围绕民主科学决策、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政府管理、加强民生保障、平台机制建设等方面,对48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20家县(市、区)政府开展第三方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
本书以机构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作为研究主题,以社会保障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机构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进行剖析。通过构建机构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现行制度下政府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制度设计责任、服务生产责任、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和根本政治制度的由来、1954年宪法如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地位、1982年宪法确定不搞两院制和三权分立,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立法法的制定修改与立法体制的发展完善、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城乡选举权平等、中央9号文件夯实县乡人大的基础等十件大事。
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与文化变革,这场变革根本上是由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引起的。本书追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探讨经历过两千多年君主统治的中国人,为何在清末民初不再相信君主制,并且如何在新观念上建设新的国家。作者娴熟运用各类史料,不仅梳理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演变,分析大众政治文化中反映出来的观念,还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对如何采取有效协同治理措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动四川省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展研究。首先,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协同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协同治理的系统构成、主体结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四川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方面的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转型发展:夏东民自选集》汇集夏东民教授多年研究成果,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探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科学价值,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贡献思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