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阿札记》书名中的下阿一词,出自唐朝天长设县时县衙所在地下阿村之名。全书除序和附录外分四个部分:曾是千秋客、横山觅故踪、书香流翰墨、萃玉缥缃中。曾是千秋客部分主要考证骆宾王、曾巩、王安石、吴敬梓、王贞仪、薛时雨等一批历史名人与天长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关系;横山觅故踪部分主要写了包公祠、崇本门、外婆桥等天长的历史名胜,以及
三地三摇篮系列丛书——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是宋人杨仲良依据李焘的编年体史学巨著《续资治通鉴长编》编纂的一部关于北宋历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以北宋政治事件为主线,将北宋主要政治事件和主要制度变革基本囊括,且各个事件叙事相对完整。本项目共一百五十卷,采用繁体字进行点校和注释,点校工作采用的工作底本为广雅书局本,以宛委别藏丛书本为对校本,
《乾隆高州府志》为粤西府县旧志丛书之一种,加上卷首凡十七卷,首列丛书总叙、凡例,后接本书前言、目录、卷首,卷首含重修志序二篇、旧志序五篇、本书凡例及续修姓氏。全书据《故宫珍本丛刊》影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点校整理而成。高州府历史悠久,明洪武元年(1368)置高州府,至明成化三年(1467),领茂名、电白、信宜
本书为高校教材,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典章制度、节庆民俗、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成就与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处境、在当代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植根基础与发展历程,理解传统文化表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价值,增强文
这是一部地方专志。自2009年启动,至2023年8月交付出版,历时十余年。历经启构、拟定篇目、资料收集、初稿编纂、送审把关、修改完善、定稿出版等阶段。自治区水利厅对本轮修志工作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做了部署安排。同时,决定成立《新疆通志·水利志(1986—2005)》编纂委员会。该志体例采用编、章节、目结构层次;采用体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始终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实现一国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在统一人们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本书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涵,分析其在当前世界局势中的价值与作用,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
本丛书共4个分册,分别为:《金家庄村志》《陈家庄村志》《常家庄一村志》《常家庄三村志》。村史村志编纂是传承优秀文明、发掘历史智慧、地方文化和风俗的重要形式。宁晋县村史村志编纂,一记录传承宁晋历史;二客观公平总结记录村情村貌;三呈现出家乡村落地域文化。本丛书全4册,均有凡例,并附各村概述和大事记。涉及村庄的建制沿革、自然
本书是著名学者傅浩解读《礼记》《论语》之道的力作,由所做国学系列讲座现场录音的文字转写而成。是一部贯彻古今、通俗易懂的系统思想论著,亦是一场品读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盛筵。全书紧扣原典,采取先原文、次逐字逐句解释方式,深入解读《礼记》《论语》的同时,又结合当时现实状况进行阐发与联系。内容凿实,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锦屏县传统村落志——新化寨村志》时间跨越近千年。该志书详今明古,古今融贯,通过细致的笔触反映新化寨的村情村貌、区位面积、自然地理、自然物产、姓氏族源、人口繁衍、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种养殖业、交通运输、文化卫生、体育、村寨管理、村寨建设、村民生活状况、自然风光、传统习俗、方言土语等。历史事件脉络清晰、明了,行文朴实、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