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2021)的学术专著尚付阙如,本书又望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引路之作。该书主要从共同体的理论视角来探究古尔纳小说中的难民书写。在对相关理论和背景作梳理和介绍之后,本书分四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述:一、通过《天堂》《来世》以及其他小说文本分析东非社会中所存在的压迫、剥削和奴役,比如隐性奴隶制、殖民创伤
在当下全球化和以互联网为沟通方式的新时代历史语境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均受到历史进程诸多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为跨文化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比较文学也遇到了诸多难以突破的问题。不仅许多文学理论概念、传统阐释文本的评论模式及方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世界文学经典研究及教学同样也遇到了诸多新的难题。由于诺贝尔
有些人活着是为了行走,雷诺和茂斯却因行走而活着。雷诺·温恩知道丈夫茂斯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她只知道一种治疗方法——它以前奏效过一次,但茂斯的健康状况还能支撑和她一起开始另一次疗愈之旅吗?愤怒角路线(CapeWrathTrail)是绵延200多英里,穿越苏格兰最偏远的山脉和湖泊,地形复杂。但荒野的诱惑
书稿选编者以开阔的视野和专业的标准,在外国诗的海洋中,为孩子筛选出了近三十个国家,七十余名诗人的一百首诗。诗人中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弥尔顿、里尔克、狄金森、米斯特拉尔、叶芝等,还有不为世人熟知、偏冷门的杰弗里、梅尔、佐佐木信纲……每一首诗都富有强烈的情感、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画面,比如日本诗人佐
本书讲解了24位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通过叙述这些女性的人生,重新品读作家笔下那些有血有肉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服从命运的安排,选择勇敢地面对充满波折的人生。这些女性虽然是虚构的文学形象,但是几百年来影响深远,她们身上有着很多普通人的影子,当命运不公,依然想要自己掌控命运,当自己生活的主人。
本书聚焦不同时代文学批评领域的前沿话题,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广阔视野下,关注富于时代性的文学话题。在线性时间的批评文本中,了解中国现当代热门作家莫言、余华、格非、张怡微等的创作创新,探望世界文学经典文本中的人事物象。在中西文本的对比剖析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作家在汲取西方有益经验、激活传统资源、破立并举的创新创
《从感性走向理性:城乡规划空间与管理视角下的文学作品解读》是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郐艳丽教授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与“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课程形成的系列教学作品集,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和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从空间和管理两个视角对众多文学名著进行分析,呈现了学生严谨的推衍过程和思维逻辑,形成了师生独特的理性思考
中国文学研究有着十分丰厚的学术积累,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但这也意味着取得大的突破越来越困难。如何走出文学研究的瓶颈状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中国文学研究持续深入的进行,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所收文章无论是研究古代作家还是研究现当代作品,都是着眼于这一问题展开。本书所收文章涉及诗文、小说等文体,视野开阔,
本书从重要概念入手,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和代表性作者,重新解构了象征主义的构成与矛盾,并借助文艺学的眼光从更广阔的的视角对象征主义的基本概念、术语进行追问和分析,充满个性的思考,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专著,不仅能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者、文学工作或爱好者的重要读物,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论丛中的一本,该丛书立足于反思性、超越性、原创性、建设性和系统性,力图对西方文学思潮和西方文学的演进做正本清源的梳理。本书以19世纪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美学、艺术史、社会生活变迁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探究唯美主义思潮发生语境,梳理唯美主义在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的发展谱系,兼顾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