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法文化汹涌地侵入中国,中华法文化的主体地位受到猛烈冲击。清政府被迫启动的改革终究难挽王朝的覆亡。1911年,以三民主义为旗帜的辛亥革命虽建立了民国,却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有、民治、民享,而是新旧军阀互相争夺统治权的拥兵自重。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其建立了苏维
本书总结了大量举证质证的规律和常用意见,这些规律和意见可以直接用于具体案件;本书还通过实例,全面展示办理案件的全过程和流程以及相应的文书,全面展示办理案件的思维策略和技巧,让读者通过一个案件,了解掌握办好一个民事案件该如何思考、如何制定诉讼策略、如何收集证据、如何举证、如何质证、如何将己方的举证质证意见用直观的可视化图
本书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因应时代需求和教学需要,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进行系统讲授的法学专业教材,与立法同编,既是侵权责任法理论的总结,又是侵权责任立法精神的诠释,概念精准,原理明晰,并设有典型案例以阐释正文,堪为理论与实务结合的经典教材。第五版中,作者结合新时代法治精神与学科研究成果,依托《民法
本书为“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中的一册,含习近平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科目。本书拟根据司法部即将制定颁布的《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作为广大应试人员系统复习及应考的必备用书。本书在撰写时力求
这是一部深刻剖析20世纪英格兰与威尔士乡村命运的史诗性著作。 全书以百年时空为脉络,聚焦土地权力的更迭、战争的震荡以及技术革命的冲击,揭示了这些力量如何重塑乡村的肌理与格局。从贵族庄园的辉煌落幕到机械化农场的曙光初现,从传统雇工体系的逐步瓦解到环境危机的悄然暗涌,作者霍金斯以冷峻而犀利的笔触,精准勾勒出乡村社会结构的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系统构建了民政工作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全书以“社会化转型”为主线,围绕民政服务供给模式创新展开多维度探索,通过理论阐释、现状分析、实证调研与国际比较,揭示了我国民政工作社会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图景。当前民政工作社会化呈现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
本书是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合规工作人员编写的实用手册。书中梳理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150余个专题,并按照案例引入、合规问题分析、法律法规依据、合规程序与方法四大板块,进行了深入讲解。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系统了解合规管理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掌握合规管理的关键步骤和技巧,提升企业的合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改革举措,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印发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初步确立。 本书是在已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11年12月-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话语体系以及当时面临的各种话语挤压和挑战的研究,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话语场域情境,爬梳了左翼文化运动从酝酿到萌发的历史过程,围绕左翼文化运动中的话语场域、话语主体、话语介体、话语内容和话语语题等展开具体分析,提炼了其中的话语传播规律,获得了对中共话语权建构的历史启示。
本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时域,围绕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发生动因、演进节点、逻辑内涵、路向矫正、作用机制、成果形态、历史意义等方面逐次展开,力争呈现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较为完整的逻辑脉络及其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理路,进而凝练经验、优化机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建构和话语阐发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