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成果,系统阐述了欧洲外来移民政策演变与移民问题发展,21世纪以来欧洲排外主义回潮的动因、特征及其对华侨华人发展的影响,并以法、意、德、英四国为例予以具体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访谈和实地调研,就新形势下海外华侨华人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对性建议。本书共分为七部分,论据翔实,深入浅出,为理解“欧洲排外主
本书入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干部文库”,本书是论文集,书稿中的文章是对水陆丝路,或者说是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进行了基础性研究。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2000多年来,在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不仅有商人的往来,还有大量的僧人往来,这些僧人将大量的宗教知识和世俗知识传播给“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民群众,促进了亚洲
泰国作为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和中国民众的重点旅游目的地,与中国交往较为密切。同时,基于地区环境和地缘因素,泰国国内社会环境和舆情变化对整体地区局势有特定影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书作者一直深耕泰国政治社会研究领域,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并在澎湃等重要媒介上开设专栏,对泰国国内经历的王权更迭及政坛变化
《马来西亚发展报告(2024)》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马来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东盟国家研究中心合作,组织国内外本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撰写。 本书重点聚焦安瓦尔领导的团结政府执政以来的施政理念、政策举措及其影响,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呈现2023年马来西亚在政治变革、经济转型、外交布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最
本稿成书于作者在吕梁山区黄土村调研的过程中,作者以理论联系实际,追随着老农流动的方向,对黄土村、易地安置点峰闻苑社区、临县县城、太原市等地进行调研,前后耗时3年,深入访谈了黄土村等村的60余户三代农民家庭,其中包括90余位老农,其子孙代150余人,勾勒了一幅老农在乡、在城生活的图景。文分四部分:分析不同场景下的老农处境
本书以系统的叙述方式,追述了负责创造“自我认同感”的殖民地语言政策和行为,并将殖民地印度的民族主义热情的演变推向高潮。英国为其行政便利推行作为统治武器的语言政策导致了印度方言的平行发展:诗人、小说家、作家和记者创作了伟大而迷人的作品,制约和引导了印度的独立之路。本书提出了一个理论主张,认为作为身份的语言在印度是一种殖民
高档餐厅、便捷网购、聘请保姆……我们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常常忽略了背后的工作者。这些工作者承受着大量辛苦劳动,但工资十分低廉,其中不乏许多女性,她们存在于我们身边常见的那些行业:麦当劳的员工、健康护理人员、居家保姆、托儿所工作人员…… 两位作者耗时10年,与数百位低收入女性展开交谈,在此基础上,翔实记录了她们所面
《俄罗斯发展报告(2024)》由总报告、分报告以及政治、经济、外交和中俄关系六部分组成,共有25篇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回顾和分析了2023年俄罗斯的基本状况、重大事件以及面临的挑战,反映了2023年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及中俄关系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 本报告内容全面丰富,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帮助读
《非洲研究》(集刊)创办于2010年,2021年被CSSCI来源集刊收录,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主办,是刊发非洲研究成果,探讨非洲问题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秉持“非洲情怀、中国特色、世界视野”之治学精神,定位和特色鲜明,旨在创建一个以非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以非洲领域和问题研究为基本栏目(设有“
本作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以东亚难得的人本主义关怀视角,由知名社会学者操刀,用超过2000张问卷调查,50个深度对话,描刻了东亚特产——学历鄙视链下,被称为“怪物”的韩国20代青年的悲哀画像——他们何以成为“怪物”?何以成为“滞销”的一代“卷”何以成为一种道德标准?本作展现的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韩国青年的精神全貌——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