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主要内容包括: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重温陈得芝先生有关《萨剌姆东使记》通信与报告,续作伊德利希书所收《萨剌姆东使记》辑录与研究;如探渊海陈得芝教授的学术贡献;贯云石生平仕履及其与中原各族士人交往史事新探索;元代地名变更刍议;从宫观创建看金元时期全真道的发展分期;金末元初东平学派的学术思想;宋元之际的嘉兴魏塘吴氏史事探赜
《中山表文》抄本,为海内孤本,全书六卷五册,原缺第二册(卷三),存四册217拍。此书是琉球使节毛如苞乾隆二十四年出使中国请求册封时撰写的奏表式样,体现了朝贡关系及琉球中山王的中华认同,为琉球民族英雄林世功旧藏。今藏于日本米泽市立图书馆。
本书是第四届财税史论坛会议论文集,共遴选、收录论文33篇。会议以中国传统时期的财政体制与国家治理为主题。参会论文讨论了唐宋元明清的各项财政制度、地方财政、财政与国家治理等问题,少数论文也论及民国时期财政问题。参会论文选题较为广泛,讨论的问题涉及传统时期中国财政问题的诸多方面,但问题的共同旨归是全面地揭示了财政对国家治理
本书由国家重点学科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反映中国思想史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本书内容涵盖先秦思想文化史、宋明理学、明清思想史、中国宗教思想史,兼及中国思想史研究动态与书评,比较全面地涉及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分先秦思想史研究专题”“宋明理学研究专题”“近现代思想
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二十八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与形象、壁画研究、地理图像、考古札记等五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时段较长。入选的文
晋学是以山西地方文化为研究客体的地域文化学科,属于中华地域文化学之一,内容宏富,博大精深。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揭示三晋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彰显三晋文化的地位和贡献,促进三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省晋学研究中心决定以书代刊出版《晋学研究》,常设专题有晋国史研究、三晋考古、三晋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女子的购物日常——原来爱购物也是中国历史传统;古代女子的夜生活——没有电,天黑之后她们都在干什么;古代大龄女子的生活日常——为什么古代的单身人士比较少;古代职业女性的日常——有人忙走天涯,有人骑驴找马;古代女子美容、整容往事——不只奇葩,还简单粗暴;古代女子能出门旅游吗?说走就走的那种——古代女子的出
本书深入挖掘海峡两岸大量文献资料,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山东敌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考察与梳理,既有大的历史背景的长时段关照,也有具体而微的个案研究。全书从比较视角对抗战时期国共在山东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考察,揭示了中共山东抗日根据地由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全国抗战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于国民党在山东
本书是一部宋朝历史通俗读物,讲述了发生于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的宋金蒙三国纷争。 1234年,持续了二十六年的金蒙之战迎来了终局。正月初十,蒙古和南宋联手攻克金哀宗困守的蔡州城,金朝至此灭亡。对于蒙古来说,他们终于报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之上的血海深仇。五年前,成吉思汗在西夏灭亡前夕去世,窝阔台继承了其汗位
本书对中国文化的生成作“长时段”辨析,不满足于对个别“文化英雄”天纵哲思的追慕,也未止步于对短暂历史事变的关心,而着眼考察地理环境一经济土壤一社会组织一政治制度合成的“结构”对文化的推动及制约作用,揭示出中国文化生成的深层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