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哲学诠释学和中西史学比较的角度,对中西古典时代著名的传记史学家司马迁与普鲁塔克进行比较认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此外,本书又从古今相通、中西互鉴的旨趣揭示了司马迁与普鲁塔克在历史观、人文观和轶事观三个维度的异同,以及对两者在中西传记史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分析。本书认为对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传记史
本书包括隆万新政、援朝战争、万历宫廷、晚明风貌、后金崛起、阉党当政、辽事攻防、思宗上台、内外交困和崇祯国殇十个章节,用生动的四色漫画再现明朝的历史场景!赛雷继续用爆笑的风格将扎实的历史事实讲述出来,几乎每页都有一个大家会心一笑的梗,勾勒出明朝历史的面貌,让你在哈哈大笑中通晓明朝历史知识,是一本适合全家一起看的全彩漫画历
本书第一本内容主要包括崭露头角、元末逐鹿、北伐灭元、洪武治国、新朝党争、高台崩陨、削藩靖难、燕王入京、铁腕之下和文治武功十个章节。第二本主要包括任宣故事、土木惊变、逐寇夺门、成化是非、朝政繁复、阳明心学、嘉靖入京、朝堂更易、外患重重和严氏覆灭十个章节。第三本主要包括隆万新政、援朝战争、万历宫廷、晚明风貌、后金崛起、阉党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涉及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大夏、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第二部分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问题、饮食人类学视野中的草原饮食文化、草原文化的多样性等
本书以唐开元二十一年设置的十五道为基础,考证梳理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八十七个方镇的置废及其辖区变动情况,归纳方镇辖区变动的特点,分析方镇置废及辖区调整的原因,总结方镇辖区变动调整的历史作用。方镇辖区调整原则打破山河形便,呈现犬牙交错分布及跨州遥领的特点。方镇置废及辖区调整,缘于唐廷与地方利益的博弈及实力的较量,背后的主要动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四年来发表论文及公开讲座三十余篇,分为“华夷内外”、“海洋文明”、“财政治理”、“动态综述”及“札记随笔”等五部分。“华夷内外”涉及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宋代的华夷观念、从宋代多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的统一性、宋朝文明向东亚诸国的传播等;“海洋文明”包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政策取向、宋代对海陆关系的认知及其
《春秋本义》,元代程端学撰。程端学(1278—1334),字时叔,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程端学一生致力于《春秋》经的研究和著述。其《春秋》学在朱子基础上,按照朱子的观点,完善《春秋》经的解释体系。《春秋本义》是其主要著作。 《春秋本义》共三十卷,征引文献极其丰富,达一百七十余家之多,凡前代,尤其宋代治《春秋》诸
8—13世纪是海上丝绸之路大发展的时期。8世纪后期开始,受国内商业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在成熟的海事管理体制的支持下,阿拉伯商人开始了前往中国东南地区的远航。这条航线与贾耽《皇华四达记》所载的“广州通海夷道”基本吻合,并得到考古、文献等多重证据的支持,从中可以见到阿拉伯商人移民社区的存在。“黑石号”商船的货物在中国的运输、
本书是“长安学十年学术经典论著选集”的一种。基于古都与空间行为学的视角,梳理关于都城长安(周秦汉唐之都)的经典论述。并以古都长安研究为典型样本,借以反思中国古都学之研究传统与现代价值。近十年来,关于古都长安的研究尤以都城的空间基础、人的行为选择、政治架构与内涵,以及都城文化的外延性为热点,在建都环境、城市建造过程与景观
本书从中国文化史高峰角度对“宋韵文化”作了系统的阐释和研究,从文化大众化、宋学、审美、诗词、书画、戏曲、工艺设计、商业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最具代表性方面,对宋韵文化的历史形成、历史特征、文化精髓、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展开论述。从学术上,厘清并提炼宋韵文化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特征;从传播上,阐释宋韵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