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集》反映了作者尚处年轻时期,以一颗跃动的心来观照这个世界的青春纪事。作品共分为“千分之一的故乡”“与亲人书”“青涩事”“人生事”“随感录”“大地风物”六个小辑,分别从故乡、亲情、个人成长、日常琐事、思想心路、大地风物六个层面抒写记录。在作者的笔下,故乡拥有朴素的质感,亲情是香醇与温馨的,日常琐事富有层次且蕴含理趣
本书收录200首左右的历代诗词作品,包括古诗词和新诗,分“南京篇”“古诗词篇”“新诗篇”三个部分,将目光聚焦在长江、南京、文学之都、诗歌,通过和市民、读者的互动,召唤新时代的长江活力和文学之都的榜样力量,进一步推动南京文学之都建设、展现大美南京形象。
《春从何处归》是一部半自传体女性情感小说。故事以“大龄剩女”、海归法律人夏令安的情感生活为主线,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恨嫁心切的都市女性在经历诸多波折后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蜕变。作者以都市女性的婚恋焦虑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职场百态,生动地展现出当代青年的人生状态和精神面貌。本书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低结婚率的时代现状。
这本诗集是作者多年来,诗歌创作作品的一次精选集结。怀古追今,用诗歌抒发亲情,友情,爱情的人类共情。用诗歌来感悟人生、表达人生、来思索生命的意义。作者在写作上多是有感而发,用纯粹的心灵和文字来倾诉自己的情感,作者的诗歌表达养成受到了戴望舒、余光中、卞之琳三位诗人的很大影响,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诗歌表达,通过细腻而敏感的
《此间岁月》是诗人雪青的第三本诗集,在诗集内容及选题上力求更加的贴近于生活,并试图通过对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面对的挫败与迷惘、情感中不得不经历的伤痛与别离,乃至于生死等等各种际遇的阐述及反思,希望从诗歌角度切入提供关于个体与整体生命之间的平衡与和谐,以及对爱与美的追寻等生命更深层面的一些新的视角及表达。比如诗集中的《悲情
陈忠实是一位深深植根于生活、对生命充满敬畏并忠诚于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旅程展示了从日常生活体验到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感悟的转变。本书通过深入分析《白鹿原》的创作历程,将陈忠实的文学生涯细分为三个阶段,旨在揭示这位作家如何通过自我反思不断实现艺术上的飞跃,以及他是如何将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与艺术的深刻理解融入其作
《唐诗鉴赏辞典》(第2版)收录唐及五代241位诗人的作品1035篇。选诗数量多、范围广,皆为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诗作按照诗人出生年月先后顺序编排,列有诗人小传,介绍其生卒年、籍贯、经历、著作等。刘学锴、周啸天、钟振振、魏耕原、管遗瑞等80余位专家学者逐篇分析了所选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意蕴和艺术特征,能够帮助读者
《唐诗鉴赏大辞典》收录唐及五代240余位诗人的1600多首诗作,选诗范围广泛、视角多元,更全面地体现了唐诗的整体风貌。诗作按照诗人出生年月先后顺序编排,列有诗人小传,介绍其生卒年、籍贯、经历、著作等。刘学锴、周啸天、钟振振、魏耕原等几十位古典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这些诗作撰写了深入透彻、独具慧心的精彩赏析,既有对诗歌词句
本书是一本再版书,2014年7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应市场需要本社再版。作者萧功秦先生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是国内著名史学家,本书是他的回忆录,回忆内容是自己的家族历史,包括影响自己成长的父亲、母亲、养母、堂哥、胞哥以及导师元史专家韩儒林、上海工友陈文乔等人。萧氏家族,来自于湖南衡阳,算是当地望族。
857年前,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与朱熹弟子林用中三人游南岳。他们于1167年农历十一月十日开始从岳北登南岳衡山,十一月十六日下山。七天里,他们在漫天飘雪的满山银装中,经历风雨严寒,雪覆冰封,却履险登顶,一路豪情勃发,行歌吟唱,唱和159首诗作,最后汇编成《南岳唱酬集》。这是天下名山唯一一本出自名家之手的诗集,也是南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