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了晚明万历年间己丑(1589)、壬辰(1592)两榜进士群体的社会人际网络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书中具体选取了两榜进士中的李日华(1565-1635)、谢肇淛(1567-1624)、冯应京(1555-1606)、曹于汴(1558-1634)和焦竑(1540-1619)五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原因在于此
本书选取清代用满文创作和翻译的书籍类文献以及文书档案并对其进行细致专业的导读讲解。书其中,籍类文献包括儒家经典、会话教材、政书、日记、小说、笔记等作品,涵盖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文书档案包括谕旨、题本、奏折、奏片、咨文、咨呈、札文、呈文等清代常用公文。每篇课文由满文原文、罗马字母转写、语法标注、汉译、注释、词汇和练习
《无圈点档》,即《满文原档》,是清朝入关前后主要用老满文、过渡期满文和新满文记录政务的各种簿册,其中有原始记录,也有重抄本和少量印刷品、图书底稿。该档案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969年该院出版以《旧满洲档》为题的影印本,2005年又以《满文原档》为题,再度影印出版。不过由于出版档案及日译本等的存在,《无圈点档》的使用频
本书是江苏科技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课配套教材,符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要求,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爱国情怀。本书以课堂讲稿这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扼要地展开专题论述:①“国学”观念的出现与改变;②汉字体系及其书写——国学思想的载体;③国学经典的形成:“六经
《731:医学的沦陷》共11章,约25万字,是一部以战时日本医学伦理的崩塌为主线,系统揭露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历史著作。 书稿全景式追溯日本731部队的建立、扩张与覆灭过程,揭露了特别移送制度下的人体实验暴行,以及细菌战准备、实施的过程和对中国军民造成的巨大伤害。同时,利用美国档案,呈现战后美国基于冷战利益包庇战犯
本书主要面向对历史有兴趣的人,有四个分册,讲述了唐朝的整个历史。大唐王朝以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盛世,文采风流、赫赫武功、万国来朝。然而,盛世之下藏着阴谋和血腥,鼎盛之后是战乱和凋敝。本套书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人物为主线,对唐朝皇帝及文臣武将、布衣仕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 本书为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系列完结篇,讲述后晋、后汉和后周历史。936年,石敬瑭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割让燕云十六州,在契丹扶持下称帝,史称后晋。947年,契丹南下,后晋覆灭
《西夏纪事本末》三十六卷,是清代校勘学家张鉴所撰西夏史书。本书起自唐僖宗中和年间远祖拓跋思恭居夏州,迄于宋理宗宝庆三年蒙古灭夏,记载了西夏立国前后近350年间历史。 本书主要依据宋、辽、金、元朝正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毕沅《续资治通鉴》等书,兼采笔记、文集,将西夏历史总结为36个主题,包括得姓始末、统万堕城、灵
藏羌彝走廊是我国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核心区域、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区域,在地缘政治、生态安全、国防安全、国际影响、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本集刊立足于藏羌彝走廊建设,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对该区域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该区域的宝贵文化
神秘间谍、著名记者、自称的革命家、反战的日本人……各自奔赴风起云涌的近代上海,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企图撼动历史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