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内容涵盖凝固理论、传统凝固技术、凝固成型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凝固理论与技术。在经典凝固理论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凝固理论与技术的新成果,将数值模拟技术融入凝固理论与技术全过程,将快速成型、非晶凝固技术等先进技术编入教材,实现教材内容更新,与科技发展同步。
本书以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分析为主线,分为三部分,系统介绍了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金相组织分析方法和技术、常见金属组织图谱分析、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每一部分结合具体实例和前沿理论技术进行了介绍。
本书针对2XXX系、6XXX系和7XXX系铝合金中析出强化与微界面强化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从原子结构、相互作用、以及电子结构等性能分析了掺杂元素对5种重要的析出相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基体/析出相界面的断裂失效机制,旨在通过科学的视角和严谨的方法,揭示铝合金强韧性的内在机制,为铝合金材料的精
全书共分5章,主要介绍双相不锈钢概述、双相不锈钢中元素的作用、双相不锈钢的性能、双相不锈钢的塑性变形机制,以及双相不锈钢的加工特点。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双金属构件制造技术及双金属环坯离心铸造技术的研究概况,40Cr/Q345B双金属环坯离心铸造建模基础,40Cr/Q345B双金属环坯立式离心铸造界面结合行为与质量控制,40Cr/Q345B双金属环坯卧式离心铸造界面结合行为与质量控制,基于Flow-3D的40Cr/Q345B双金属环坯卧式离心铸造
本著作重点围绕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过程中温度场与热误差补偿的原理及方法展开详细论述。在对重型数控机床热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光纤传感的数控机床温度场在线监测新方法;利用多种工业大数据建模方法,建立热误差预测模型,对重型数控机床热误差进行预测,并对不同模型性能进行对比评估;分析热误差补偿原理,针对不同数控系统,提
本书包括已有测量程序的DEMO零件的检测、数控铣零件的手动测量、数控铣零件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数控车零件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发动机缸体的自动测量程序编写及检测五个项目,采用项目执行步骤与相关知识拓展对应表述的编排思路,利于高效培训和学习。本书附录包括零件图样、三坐标测量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PC-DMIS软件
本书按照工业产品质量检验员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工业产品常见几何量检测的工作过程,以真实零件检测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开发了零件长度误差检测、零件角度误差检测、零件几何误差检测、零件表面粗糙度检测、螺纹误差检测、齿轮误差检测、零件的综合检测7个学习项目,共12个工作任务,由简单测量到
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过程的实验研究是凝固领域的难题,至今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突破了物质模拟和几何模拟两种实验方法的局限,提出了基于条件相似、以点见面的热模拟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将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过程“浓缩”到在实验室中用少量金属研究,为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过程实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依靠方法创新,
教材,全书内容包括:钳工常用设备、量具的使用;立体划线;钳工锯削、锉削、錾削、钻孔、攻/套螺纹;钣金修复及焊接等基本操作以及安全操作常识,钳工技能训练和考级训练等。教材以“学习目标”引领各章主题,辅以“情境设计”,使学生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环境,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学习。教材中的平面文字与立体图像视听结合的一体式学习,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