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十年见于刊物等平台文章的合集,分为儒学复兴篇和乡土重建篇,体现了作者一贯的研究和思考。作者认为,儒学本是一个极高明而道中庸之系统,“极高明”表其形而上学性,“道中庸”表其乡土性。因此,儒学复兴不只是一个抽象之文化建设问题,必极于形而上学;乡土重建亦不只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必至于宗法之修复与整合。宗法之修复与
《周易》是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但是其成书的时代,传文的作者以及其中卜筮方法研究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李学勤先生在《周易溯源》一书中,运用文献研究和考古学、古文字学互相配合的方法,对《周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述,使《周易》从形成到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本书重点分析了当代女性在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感情方面的问题,包括来自亲密的另一半,原生家庭中父亲母亲姊妹兄弟,同学朋友等方面,甚至学生生涯的考试、同事之间的相处等等各方面大众常遇到的问题。这样的伤口,有时候让人们轻易失去追求幸福的勇气,甚至会给人带来比较深刻的痛苦,让人们困在阴影和梦魇里。针对当代人常出现的心理问
本书共分7章,分别为齐学、杂家、秦汉之间的思想状态、道家、淮南王、统一帝国的宗教、儒家的有为主义,对中国中古思想史进行研究讨论,在20世纪中国学术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是嵇文甫先生两部著作的合集。《春秋战国思想史话》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该书论孔墨老庄孟荀韩非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内容、社会背景以及随时代发展的升降浮沉。《晚明思想史论》是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晚明时期思想史的专著,它重点阐述了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运动和东林派的反狂禅运动,而佛学、西学、古学则错综交织于其间。
本书是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安娜·塞内基耶(AnneSénéquier)为父母和孩子提供的一套简单易用的焦虑应对方法。它主要界定了焦虑与压力、恐惧等感受的差异,分析了造成焦虑的原因、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及影响焦虑的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交网络等,并分享了11种拿来就用的方法和工具。全书还设计了一个焦虑的“代言人”—
本书作者通过其多年的经验,从目标设置、信念确立、价值观重塑等方面,为读者介绍了通过行动打造崭新自我的方法。
本书以儒家《礼记·礼运》中对“七情”的阐释为主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结合古今中外的具体案例,对喜乐、愤怒、悲伤、焦虑、恐惧、爱恨等情绪体验进行传统文化释义,分析了善伦理的本质与法则,归纳总结了提升情绪智力水平的方法论,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灵疗愈之道。
本书是对古代智慧的现代解读,深刻剖析人生、职场、组织管理中的变局应对。本书提出九种方略,指导人们在复杂环境中寻机、困境中持智,以最小代价取胜。
本书是梁任公《孔子》和《儒家哲学》两部著作的合集。《孔子》叙述了孔子生平及其学术思想,而《儒家哲学》是梁任公晚年在清华演讲时的讲义,他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儒家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他注重哲学与经学的结合,关注哲学与人生的联系,讲述中常洋溢着充沛的感情,因而极具感染力。他出入于学问与社会之间,讲述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