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是什么?分析哲学是否已经终结?分析哲学将向何处去?本书正是英美分析哲学界15位知名学者对以上问题的共同回答。本书作者既包括像希拉里·普特南、雅克·亨迪卡这样的老一辈分析哲学家,也包括彼得·哈克和彼得·希尔顿、朱丽叶·弗洛伊德这样的一流分析哲学
让我们今天得以生存的真理,明天可能变成谬误。威廉·詹姆斯《真理的观念》 你听说过命运吗?你害怕宿命论吗?你担心所谓自由意志只是自欺欺人的玩笑吗?威廉·詹姆斯觉得,如果不能好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人生毫无意义。于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抑郁,焦虑,尝试自杀。为了拯救自己,威廉&middo
生命教育是关于死亡的教育,更是关于如何“生”的教育。正所谓,未知生,焉知死。因为生命是趟单程旅行,谁都无法重新来过,没有修正的可能。 本书包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孤独与联结、爱与性、自我成长与家族传承、选择与自由、挫折与韧性及丧失与焦虑等每个人都绕不开的人生议题。而我们日常很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它们,更遑论与人讨论。本书提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自出版以来,深受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教学反响,并于2016年入选十二五江苏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根据当前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形势和要求,我们计划修订2016年版,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下简称《选读》),将之打造成为历史梳理与当代归纳兼顾,
本书集中关注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问题的拓展分析。该书共设6个专题,即自然与生态、空间与政治、技术与社会、日常生活与消费、文化与意识形态、现代性批判与后现代主义,每个专题选取四至五位西方影响较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著名论著,从历史背景、文本节选、观点解读、拓展性阅读、问题与思
虚拟生存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状况及发展形态的反思,同时也使以现实性生存为基础和主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的生存基础、研究主题、思维模式以及话语方式。本书从对技术的历史性变革分析入手,揭示由于技术的革新而导致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引发的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
本书介绍了有关批判实在论这一科学哲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对于社会科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助推作用。通过全面梳理中英文文献,本书不但为中国学者更加有效地使用批判实在论提供了重要参考,亦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行了更为完整的说明。
虚无主义从何而来?我们如何摆脱虚无主义? 尼采宣称是上帝之死和人的衰弱导致虚无主义就站在门口。因此,只有加强人的意志,把人改造成超人才能摆脱虚无主义。吉莱斯皮则认为,尼采误解了虚无主义,并误导了后来关于虚无主义的几乎所有思想。所以,本书沿着尼采之前的虚无主义发展路径,追根探源,直至揭示出一个与尼采所想完全不同的虚无主义
事实证明,自杀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资深记者凯蒂·恩格尔哈特历时四年,跟踪访谈数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他们或因疾病、或因衰老、或因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当生命注定无法好好地活,他们但求得好好地离去。然而重病之人往往很难独立终结自己的生命,有人冒险订购非法的致死药物;有人倾尽家产远赴死亡诊所;还有人甚
本书以书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为书名,并以此发散开来,展现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关切。本书的主题涵盖了本雅明之墓、哥伦比亚的农民诗人,此外,也有关于萨满教身体特质的讨论,以及海洋的消失。这些看似松散的主题,每一个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即对物件的欣赏,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和人类学冥思。作者通过这些不寻常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