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是中国古代封缄物件的遗迹。当古人把竹简等所需封缄的物件捆扎之后,为防其内容为他人所知,在捆扎的绳结上捺以特制的粘性泥团,再加盖上印章,然后用微火烘烤,使其硬化,与物件及绳子连为一体。这种带有印章的泥块,便被人们称之为封泥。《封泥考略》版本是依据光绪三十年(1904)石印本,前有“公安廖氏竹林斋藏书”藏书印。共收封泥
本书为《仪礼》《礼记》《周礼》宫室、舆服等物之图,是解释中国古代礼制的附图文献。“三礼”的图释,始于郑玄对《礼记》所作的图注,又有阮谌的《三礼图》、夏侯伏朗的《三礼图》、张镒的《二礼图》、梁正的《三礼图》以及隋代开皇年间隋文帝敕撰的《三礼图》等。聂氏《三礼图》即参校此六家注释,重加考订而成。该书凡图三百八十余幅,文字约
本书是临汾当地摄影家杨晓红先生深入当地各个乡镇、自然村,多角度拍摄并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乡村社会影像资料。全部图片二万余幅,现精选两千幅有代表性影像以行政自然村为节点集结成册,藉以管窥平阳大地乡村社会生活之百态与历史风霜之原貌。清代典型乡村建筑师家沟古村落,民代的丁村古村落,都涵盖在内,是中国近代乡村文化的缩影,也是历史建
《国语》的注本众多,闵齐伋以唐韦昭注本为基础,博采众长,裁注而成此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周语第一、鲁语第二、齐语第三、晋语上第四、晋语下第五、郑语第六、楚语第七、吴语第八、越语第九。
本书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系列指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著名徽学专家栾成显领衔,联合黄山市政府组织近千名徽学专家、文物学者以及基层文物工作者,耗时多年,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试验区内1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地毯式搜索,测绘、拍摄并进行文化记录,进而进行系统分类、编辑后编写,以全面、系统、图文并茂地记录
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为配合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荆州博物馆对胡家草场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12号墓出土了一批简牍。根据出土位置关系可将简牍分为4组,简编号4636枚,牍6枚。通过对篇(卷)题和简牍内容的初步梳理,这批简牍大致可分为岁纪、律令、历日、日书、医杂方、簿籍、遣册等7类,各类简牍形制
《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总目提要(彩图版)》主要收录由外国人测制、描绘今中国范围内城市或城镇的近代地图。同时,为了完整展现外国所绘中国城市地图演进的历史全貌,本书编者也收录了部分创作于前近代或近代早期、但未运用近代实测技术的外国人所绘中国城市地图,以及一些由荷兰、英国、日本等国人士或机构绘制的内容表现较为细致的城市鸟
《北京旧志集成·昌平志辑》收录历代官修昌平县志,包括《[隆慶]昌平州志八卷》、《〔康熙〕昌平州志二十六卷卷首一卷》、《〔光绪〕昌平外志六卷》一卷、《〔光绪〕昌平州志十八卷》八卷等,采用线装形式出版,该书即是研究昌平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的宝贵资料,也是收藏和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不仅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
古县史称岳阳,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历史悠久,独特的区位优势,孕育了古县灿烂的古文明,为产生数量多、品位高的文物瑰宝提供了条件,造早就了古县独特的大院豪宅、寺观庙堂、古墓葬石刻、革命胜迹等丰富多彩的文物类型。本书以古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为依据,将普查结果分类整理。全书分古建筑、史前文化遗址、古墓群、名人墓葬、革命
本分册为《九龙办事处村志》之东贾分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史修志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全国地方志相关领导部门的具体部署,郑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近年来推出一批保护乡村文化资源、留住乡村记忆的乡镇(街道)志及村(社区)志,旨在存史问道、打造堪存堪鉴之精品。《九龙村办事处村志》记述了郑州经济开发区九龙办事处下辖村庄的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