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梳理深圳画院退休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展示和研究他们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他们所处时代之间的联系。内容聚焦严善錞、王立星、梁铨三位艺术家,主要包括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图片和研究文章,多位理论家对他们的评论文章,三位艺术家的自述、随笔、历史照片、艺术年表和文献目录等几部分,力求从学术性、专业性的角度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主创团队始创建全国各地采景忙、师徒形象成绝唱经典服饰耀荧屏、八十一难述妙谛二十五集修正果、大年初一齐聚首神仙佛道闹新春、幕后绿叶终不悔默默无闻亦英雄、十一年后又出发补遗再续西游情。
该书是一部专门记述中国传统服饰刺绣工艺技术的著作。全书服饰和刺绣两个章目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每一章目根据所述内容的多寡,分为数目不一的节目,每一章目根据所述内容与工艺属性又配有数量不一的相应图片。全书通篇记述服饰、刺绣工艺技术,从概念、定义,到历史沿革;从民俗风情,到服饰礼仪;从服饰材料,到刺绣工艺,等等。全书文字简
元杂剧《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脍炙人口的名著,明清两代刻本颇丰。本书辑结明末戏曲版画中两套颇可称道的名品,凌瀛初刻朱墨套印《千秋艳图》以及闵齐伋刻彩色套印《会真图》。二者皆以《西厢记》为底本,范式超出刻板印象,从文本中脱离出来独立成册,其图文、刊刻、装帧,皆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戏曲与版画两种艺术的交融、互动与共
本书共分十册,影印出版。第一册期刊前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都市艺术资本”工作团队成员所撰写的题解,叙述了期刊的基本信息、产生的背景情况、期刊的主要构成与内容以及深远的意义。第一册有全书总目,每册前均有分目录,第十册有索引,以便于读者查询。
本书所选作品为范曾先生2024年新春展中的书画佳作160余幅。他的作品多随感而发,即兴神驰,从中可看出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及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绘画作品多为历史人物,范曾先生为了表现历史人物神韵,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名家之作。人物以白描勾勒轮廓,线条流畅、遒劲有力,极富表现力,刻画出了生动的人物形态。范曾先生的书法作
《中国电影大典》(全20册)由丁亚平主编,全书2200余万字,4000余幅图片,第1—14册为“影人影片卷”,第15—16册为“机构人物卷”,第17—18册为“期刊编辑卷”,第19—20册为“北京电影学院卷”。全书收录自中国电影诞生之日起至今的有代表性的影人及其影片,代表性的电影机构及机构人物,代表性的期刊及编辑人物词
《中国电影大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社丁亚平研究员主编,汇集国内一批电影学者编纂的大型电影类大型文献类图书。图书收录自中国电影产生以来的影人、影片、机构、研究等详细信息,包括影人传略、相关典章、记忆评述,影片简介、相关评论等等。本稿件为《中国电影大典》影人影片卷第一卷,收录60位自电影诞生以来至1904年出生的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本卷为中国电影大典系列丛书之一种,所收录期刊的时间跨度自1921年4月1日至1940年11月,所收录的期刊达104种,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电影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电影大典》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社丁亚平研究员主编,汇集国内一批电影学者编纂的大型电影类大型文献类图书。图书收录自中国电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