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共收录竹简五种六篇,皆为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中所未见的佚篇。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载东周初期郑武公下葬前后,郑武夫人武姜规诫嗣君庄公的对话。《管仲》以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记载管仲的治国理念。《郑文公问太伯》有甲、乙两本,内容基本相同,记郑庄公的子人氏长子太伯临终时告诫郑文公的言辞。《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生前曾先后在河南省的陈留地区、尉氏县、洛阳矿山机器厂、兰考县等地生活、工作——这里的人民永远怀念他。 为响应总书记关于学习焦裕禄的号召,更好地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便于长期保存、准确传播有关焦裕禄的文献及文化,河南文艺出版社充分利用关于焦裕禄的优势资源,将本社及其他出版
东山村遗址是环太湖流域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延续不断。2008~2009的发掘,发现有高等级的墓和平民的墓,其中崧泽大墓,出土了丰富的玉石器,规格等级之高,是环太湖流域的首次发现。东山村遗址很可能是崧泽时期的一个中心遗址,十分重要。《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套装上中下册)》为2008~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严中平先生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组编辑、出版了一套《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以下简称《丛刊》)。这套《丛刊》包括八种资料:*种:《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严中平等编,1955年出版。第二种:《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辑1840-1895》,孙毓棠编,1957
本书因内容丰富,字数较多,故分辑出版,本辑为第三辑,是中国一个皇朝,清代的相关史料。由于清代距今不远,加上档案保存较好,所以遗留下的史料很多,故单独编为一辑。
有关清人家传、行状和墓志铭的资料清合集。《碑传集》,清钱仪吉编。辑清初至嘉庆间名人碑传文字而成。分宗室、功臣、宰辅、部院大臣等二十五类,计二千余人。光绪十九年江苏书局刊行。《续碑传集》,缪荃孙编。分类较钱书稍有变动,收道咸同光四朝人物一千一百一十一人。又《碑传集补》,闵尔昌编。该书除补缪书所遗的清季碑版状纪外,兼及道咸
《海粟楼丛稿》,辑录近代学者王謇的手稿本,共12册,收录王謇的著述49种,均为首次揭示。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一群书笺识,主要收录王謇所校并注释的先秦至南北朝典籍,有的为清稿本,有的已成稿,但未清稿,如《盐铁论校释札记》《独断校释札记》等。二史志,收录王謇在苏州史志、读史杂录、艺文目录、金石书画、交游等方面的稿本,如《苏
路百占,大部分未能在生前出版,这些稿件对今天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将其汇集出版为《路梅村遗稿(套装上下册)》,后附其年表一篇。
本书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15)》属于《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其中之一卷。主要内容是真实反映傣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等7个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突出成就及发展情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这些民族所取得的进步成就,史料价值很高,是集学术之大成的出版项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