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搜集了古人之菜谱文献二十三种,整理出版,希望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好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在对于饮食之事上,不仅要求果腹,更有着口味与文化层面上的高追求。中国饮食至今形成了有名的八大菜系,这些系统的饮食流派并非一朝而成,古代中国人勤劳聪慧,在选料、切
本书为绍兴图书馆藏民国文献的汇编影印。本书共收录绍兴图书馆藏民国地方文献四种,分别为《越游便览》《祀禹录》《绍兴酒酿造法之研究》《绍兴之丝绸》。《绍兴酒酿造法之研究》主要介绍了绍兴酒的历史、制作原料、制作方法等。所收文献既有当时的旅游手册,亦有介绍绍兴地方特产(如黄酒、丝绸)的研究性著作,是研究民国时期绍兴山川形胜、民
本书介绍了由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提供的2022版国际测试方法和程序手册,重点包括129个测试方法、3个实验室程序、12个评定程序和6篇专论。内容涉及纺织品的色牢度性能、染色性能、生物性能、物理性能及纤维鉴别分析方法等。本书对研究纺织品检测技术、掌握检测方法、控制和提高纺织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是首次系统地、科学地对中国西南民族服饰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及其今后的开发拓展进行理论阐释的集大成之作。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综合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视野,对云南民族服饰更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工艺及审美艺术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业已消失的“瑰宝”。本书以云南民族服饰的民族性、丰富性、多样性为依托,对云南民族服饰进行
新知文库在三联有着悠久的历史,1986年刚恢复独立建制的三联书店,作为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的副产品,它诞生了。在当时读书热潮的时代,深受喜爱。科学人文图书也在三联扎下了根。2006年新版新知文库面试,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趣味的变迁。老版新知文库偏重人文科学,新版新知文库又将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纳入其中。与之前相比,现在的
服饰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但有关服饰的专门文献却较少,大量的服饰文献记载在各类古代典籍中,而类书中的服饰文献尤为集中和丰富,本书整理汇编数百种中国古代类书中的服饰文献。
本书主要反映2020年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综述,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地方篇、统计篇、附录五个部分。
老酒,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随着市场竞争需求的不断演变,以文化为突出点的迹象日益放大,各大白酒主流品牌都在寻找文化层面的商业突破,而酒博会“寻找老酒”“老酒培训”等活动为研究老酒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老酒回家”“品鉴盛宴”活动需要详实厚重的文化内涵予以支撑,老酒研究言之有据、势在必行。《泸州老窖藏
本书以编年体形式介绍中国名酒“四川六朵金花”,包括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全兴大曲和沱牌曲酒,介绍其各个时期经典款式的真品特征、部分仿品特征,以及真伪细节对比说明、市场参考价格说明、标准酒线说明等。
本书原版出版于1814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作者为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179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帝国的马戛尔尼使团到达北京附近,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年轻的威廉·亚历山大作为使团的随团画家,在从澳门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世态风情的画作。他回到英国后,于1814年精选了50幅画作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