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夏县境内古今石刻1000余通(方)依照丛书之体例编纂,按照时代顺序排列,每一通石刻又分简介、刻文、图板三部分,前有概述,末有附录,全面反映了夏县的石刻状况。
本书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档案馆组织的乡宁县旧志影印出版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将乡宁县档案馆馆藏善本清康熙《乡宁县志》、乾隆《乡宁县志》、光绪《乡宁县志》原样影印,集中展现了这批珍稀版本的历史风貌。该书为乡宁县存世清代县志的全部内容,延续了乡宁县修志的历史传统,是一部颇具版本资料价值的乡宁地方历史文献珍本。该书的出版使存世
本书为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卧虎湾墓地发掘报告。卧虎湾墓地地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无定河东岸的黄土高原梁峁区,是陕北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时代跨跃性最长、随葬品最丰富的战国、秦汉中小型墓地。该墓地所处的陕北高原,位于北方半月形气候敏感区,自古就是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共计有400余座庙堂和近千孔洞窟、58座碉楼、4条暗道、28座各类佛塔、11座仓库和其他附属建筑。 2011年,西藏阿里古格遗址保护维修工程全面启动。此次工程是继1985年和1997年对古格遗址抢救
本书记载了从署名阴长生的《遗世四言诗》到唐宰相段文昌的《修仙都观记》、李商隠的《送丰都李尉》,再到宋代苏轼、苏辙、陆游、范成大等咏平都山的诗歌,以及明代与平都山相关的诗文。特别还留存了大量作者同时代丰都文人的诗文。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记录了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宏大历史,并以史料分析帝王人臣的品德善恶,治国理政的政策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被视为古代君臣士人的治世教科书,历代学者如王应麟、胡三省、顾炎武、王夫之、梁启超等,都对《通鉴》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健锐营演武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麓,俗称团城演武厅,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是一部由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编撰的详细介绍“健锐营演武厅”历史与文化的图录。讲述了这组清代军营建筑的历史沿革与相关文化,具备一定的资料与艺术价值。团城演武厅始建于乾隆十四年,是集城池(团城)、殿宇(演武厅、东西朝房)、西城楼门、碑亭
本书以明清铜炉铜文房为对象,合计一百四十件藏品,分上下两册、近六百页,结构上按品类划分,既有明清铜炉即宣炉的冲天耳炉、蚰龙耳炉、鬲炉等,亦有铜手炉、铜瓶、铜文房等。藏品品相以全美为追求,年份以清早期为下限,八成以上是明代制品。每一品类均以物为例、以文释道,将各品类宣炉的研究、经验、心得,结合藏品自身的特色、作者感悟与收
烈山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处于濉河的支流雷河岸边,时代自唐代末期至元代晚期,2017年和201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烈山窑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Ⅰ区金元窑址区域、Ⅱ区唐代末期至北宋窑址区域,Ⅲ区汉代窑址区。清理各类遗迹70余个,有窑炉6座、灰坑52个、道路1条、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