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十卷十四编,约400万字,对中华美学自史前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漫长历史进行了系统、完整的阐述。全书的特色主要有:一、突破学术界通行的中国美学史写法,将汉族美学视野扩大为中华民族美学的视野,对其他美学史版本没有写或一笔带过的内容,如史前美学、秦朝美学、辽朝美学、金朝美学、西夏美学、元朝美学等,进行了比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写了两部轰动当时思想界的著作,一部是《新学伪经考》,另一部就是《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该书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此书赋予“孔子改制”以新的意义,赋予六经和儒学一个新的主题——在各文明竞
《新学伪经考》十四篇,篇目即所“考”主题,编次大致按照历史顺序。篇目下先加释题按语,随后节引材料,附加分节按语,作为每篇主题的论证,参以对重要引语的解析。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综括全书的五大要点:“一、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二、秦焚书,并未危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三、孔子时
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宗教思想家、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写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生时正式发表出版的著作、完成但未来得及出版的著作以及大量的日记、笔记,共计28卷之多。他生时影响只限于丹麦,但死后因丹麦文化史家勃兰兑斯的介绍迅速扩展到欧洲,后因卡尔·巴特和保罗?蒂利希的推崇而扩展至美国。在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由任继愈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是继1997年中华书局出齐《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编纂工程,从《嘉兴藏》、《卍续藏》、《频伽藏》、《大正藏》、《普慧藏》等各版大藏经及敦煌文献、房山石经中,挑选《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未收之重要佛教典籍,网罗遗珍,点校流通。《续编》规模宏大,
《续嘉兴藏》乃接续《嘉兴藏》之作,为佛教古籍整理项目。编纂委员会主任由贤宗法师担当。贤宗法师是嘉兴名刹香海禅寺的住持,同时兼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禅林宝训笔说》三卷,清代智祥著。《禅林宝训》乃南宋僧净善重集,内容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禅林宝训笔说》为《禅林宝训》之详注。本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一起合称《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千百年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将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孟子》乃至《四书》,除去研讨中国古代思想史等方面的参考价值外,时至今日对现代人的修身养性、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其可取之处。此次影印所用底本,为国家图书
本书为收录江户时代至近代日本学者有关先秦两汉诸子研究重要成果稀见版本的古籍影印图书。本编为《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文汇编》的续余,收录《汇编》限于成书体量及整理工作的进度而未能纳入的新收集、辑出的版本,共选儒、兵、道、法家、杂家诸家研究文献74种,共50册。影印出版这些稀见版本,可从中辑出中土已失传的珍异抄本,有利于诸子
本书收录有代表性的清代巴蜀家集五种,包括通江李氏家集、新繁费氏家集、遂宁张氏家集、双流刘氏家集、华阳曾氏家集等。
西塞罗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政治家。其所涉领域涵盖了政治、法律、哲学、美学、逻辑、神学、文学、伦理学、史学等,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其思想对欧洲哲学和政治学说影响深远,至今仍是罗马历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影响力曾在中世纪衰落,文艺复兴时被重新振兴,以至启蒙时代达到顶峰。他曾大力呼吁创建拉丁哲学,并运用通俗流畅的拉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