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帮助更多优秀人士进入教育领域,成为中国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书立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兼顾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本书内容既包括了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师资格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又涉及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如教师的职业理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法律观、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文化素养等。 
此外,本书也有一定的特色: 
①提供教师教育的清晰脉络; 
②围绕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内容体系; 
③提供知识框架和练习题。 
真诚希望本书能成为大学教师教育的教材,也希望本书对有志于成为教师的社会人士有所帮助。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对教师的赞誉无不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教师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如何做专业的教师,如何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成为当前教师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而随着教师资格考试在全国推进,师范生和有志于成为教师的社会人士必须通过一定的考试并合格之后,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才有可能成为教师。 
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师范生和社会人士通过教师资格考核,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教材。这本教材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综合素质”的考试用书,本书是在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综合”课程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既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又体现一定的实用性。本书内容既包括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师资格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又涉及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如教师的职业理念、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法律观、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文化素养等。也就是说,本书致力于帮助师范生和有志于成为教师的社会人士,了解教师的相关理论体系,顺利通过“综合素质”的教师资格考试。 
此外,本书在编写中也有一定的特色: 
(1)提供教师教育的清晰脉络; 
(2)围绕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内容体系; 
(3)提供知识框架和练习题。 
本书主要由武汉体育学院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研究者合作完成,总体框架的设计和统稿由汪明春、杨会燕完成;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由汪明春编写;第三章由杨会燕、徐凤娇编写;第四章由汪宇峰、黄永晴编写;第五章由李茹、李云云编写;第六、七、九章由崔婷编写;第八章由但艳芳编写。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许多文献,对我们参考的文献,我们尽可能做了标注。但必须说明,我们参考的文献远远多于我们标注的文献。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我们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和失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教师教育综合素质教程 
编者 
2016年6月
查看全部↓
汪明春,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学位,任职于武汉体育学院,教育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教育原理、课程教学论。讲授教育学、教学论、教师综合教育课程;2010年获武汉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奖;发表有影响的论文14篇;主持或参与不同层次的课题7项;参编著作6本。
绪论教师教育概述(1) 
第一节教师与教师教育概说(3) 
第二节教师教育发展史(5) 
第三节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13) 
第一章教师资格制度(17) 
第一节教师资格制度简介(18) 
第二节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历程(19) 
第三节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制度(26) 
第二章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与专业发展(38) 
第一节教师职业与教师专业(39)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48) 
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51) 
第三章教师职业理念(63) 
第一节教师的教育观(64) 
第二节教师的学生观(70) 
第三节教师的教师观(82)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93)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说(94) 
第二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98) 
第三节班主任职业道德规范(106) 
第四节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110) 
第五章教师的法律观(116) 
第一节法律概说(118) 
第二节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解读(122) 
第三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41) 
第四节学生的权利与义务(147) 
第六章教师的文化素养(152) 
第一节教师的历史素养(153) 
第二节教师的文学素养(160) 
第三节教师的艺术素养(174) 
第四节教师的科学技术素养(175) 
第五节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184) 
第七章教师的基本能力(193) 
第一节教师的信息能力(194) 
第二节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198) 
第三节教师的阅读能力(200) 
第四节教师的写作能力(203) 
教师教育综合素质教程 
第八章教师的职业技能(209) 
第一节教学设计技能(210) 
第二节授课技能(214) 
第三节教研技能(221) 
第九章教师的职业形象(227) 
第一节教师职业形象概说(228) 
第二节教师仪表(233) 
第三节教师仪态(235) 
附录(241) 
附件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41) 
附件2教师资格条例(249) 
附件3《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52) 
附件4《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255) 
附件5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259)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