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教师提供沟通的实用技巧。本书以总分的形式, 阐释了教师沟通方方面面的问题。先是指出了教师沟通的要素。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应对不同对象、不同场景进行细分化的解读。在末尾的三章着重介绍了消除沟通中的负面因素、解决沟通难题的方法。每个技巧以解释、场景对话、总结要点的方式呈现。搭配漫画, 代入感强, 轻松好读。在内容上: 第一章 总述沟通的基础要素; 第二-五章 分为课堂上、与孩子、与同事、与家长的不同应用, 提供沟通小技巧; 第六-七章 如何提升自己、如何重塑班级; 第八-十章 对棘手场景、特殊情况、负面问题的解答, 提供具体技巧
		
	
	●多维度的教师人际互动指南,梳理人际关系,掌握沟通模式
	●构建体系——解读与学生、同事、家长3个维度的沟通问题
	●分析场景——涵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沟通危机等场景
	●习得模式——诸如单独谈话的7个步骤、处理意见的5个步骤等沟通模式
	●形式轻松——贯穿始终的要点、丰富的场景漫画,使阅读更轻松高效
	●帮助教师做到言辞得体、不卑不亢、从容应对,实现尊重与合作
	●适用人群——班主任、新手教师
	
	教师所从事的是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难度巨大的工作,在沟通中遇到困难、产生压力在所难免。有的教师因自己不被学生喜爱而烦恼、因同事难以相处而心烦、因应对家长而疲惫。正因为如此,掌握沟通方法才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沟通力》帮你习得可复制的80个沟通方法,建立完整的沟通机制。让教师在面对数量庞大、不断变化的沟通问题时,也能有章法可循,轻松应对。书中场景覆盖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同事相处、家校沟通。既有模式化的方法步骤讲解,也有临场感极强的对话案例解析。
 
  他人和过去不可改变,但自己和未来可以改变。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沟通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我明明可以与学生相处得更加融洽。”“为什么同事不能理解我?”“我总是不能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家长,好悲哀。”
  你是否也有过像这样的烦恼?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和日常工作很重要,但同等重要的是构建人际关系。无论是上课、组织活动还是开家长会,教师的工作处处离不开沟通。也就是说,无论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多强,如果沟通能力欠佳,依然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困难。
  也许有的教师对与他人沟通有抵触心理,认为这既麻烦又缺乏价值;有的教师因自己性格内向而苦恼;有的教师因自己不被学生喜爱而烦恼;有的教师因同事难以相处而心烦。我真的希望他们能够认识到提升沟通能力的好处。
  学习沟通后,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周围人对你的印象和评价有了明显转变。
  ·教学进行得意想不到的顺利。
  ·难以相处的同事逐渐减少,人际关系的烦恼逐渐减少。
  ·可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不再任人摆布。
  ·表情不再严肃,心情更加愉悦,感到人生更加充实。
  提升沟通能力带给我们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人际关系,而且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曾经学习了一些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且举办了面向教师和公众的研讨会。当我们想要深入地理解沟通时,需要从不同的学科中汲取养分。在本书中我借鉴了交流分析理论、教练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格式塔疗法等多种理论和方法。
  与教师息息相关的人群大致可以分为学生、同事和家长这3类。在本书中,我尽可能详细地总结了教师与不同人群进行沟通的方法以及出现问题时的对策。
  你可能有这样的忧虑:“那件事进展得不顺利。”“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渡过难关?”“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你要相信,因为人际关系而产生的问题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沟通,朝着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目标而努力吧。
	三好真史
	大阪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毕业。市立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教育团体“大阪fukuekubo”负责人。学习过体育心理学,在全日本大学生运动会的跳马比赛中获得亚军。毕业论文以《语言的多样性和效果》为题进行研究。毕业后在小学任教,一直从事语言能力的相关研究。代表作有《改变孩子的3分钟小故事》《班级游戏101》《道德游戏101》等。
 
	第1章 沟通的基本 / 1
	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 2
	尊重 / 4
	关注 / 6
	同理心 / 9
	信赖 / 12
	专栏 对学生称呼的多样性 / 15
	
	第2章 课堂教学中沟通的方法 / 17
	使用拟声词、拟态词 / 18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20
	学会讲故事 / 24
	传递唯一的重要信息 / 27
	一人分饰两个角色 / 29
	把握好沟通节奏 / 31
	事先强调分 3 点 / 35
	目光及注视方式 / 38
	事先确定讲话内容的开始和结尾 / 40
	说话需要幽默感 / 41
	专栏 闲谈莫论人非 / 45
	
	第3章 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 47
	安抚 / 48
	缺乏安抚 / 51
	首先传递轻松的信息 / 54
	示好 / 56
	善于发现 / 59
	准确地说出学生的名字 / 61
	创造机会 / 64
	应对 3 种不同类型的学生 / 66
	在点名前后进行表扬 / 70
	“三明治法” / 72
	保持良好的心态 / 74
	展现时间充裕的状态 / 76
	专栏 批评的标准 / 78
	
	第4章 与同事沟通的方法 / 81
	于无关痛痒处开始改善同事关系 / 82
	在不经意间透露自己的习惯 / 86
	涉及不擅长的领域时可以“鹦鹉学舌” / 89
	强调对方的优点 / 93
	扩展对话 / 95
	言简意赅地提出建议 / 98
	先概括后具体描述 / 101
	问候语 + 其他 / 103
	转述某人说过的赞美之词 / 106
	遇到咨询时要倾听 / 108
	专栏 同事之间的关系 / 110
	
	第5章 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 111
	在家长会上披露自己 / 112
	调整讲话的音调 / 115
	确定单独谈话的固定模式 / 118
	快速提升好感度的举止 / 122
	请教式的提问方式 / 124
	随声附和也要富于变化 / 127
	谈话后做笔记 / 129
	将文字信息中的情感放大 1 .5 倍 / 131
	保持步调一致 / 133
	制作电话脚本 / 136
	专栏 毫不隐瞒地说出自己内在的弱点 / 138
	
	第6章 重新审视教师的自我状态 / 141
	教师的性格特征 / 142
	人的 5 种自我状态 / 144
	教师的自我状态量表 / 153
	通过自我状态量表了解优缺点 / 158
	自我状态量表和教师的类型 / 161
	制订可改善的计划 / 171
	父性的提升方法 如何变得更严厉 / 173
	母性的提升方法 如何变得更温柔 / 175
	成人性的提升方法 如何变得更有逻辑 / 177
	自由的儿童性的提升方法 如何变得更有趣 / 179
	顺从的儿童性的提升方法 如何变得更谦虚 / 181
	专栏 父性较为突出的教师很难做出改变 / 183
	
	第7章 班级管理中沟通的方法 / 185
	HOOK / 186
	教师的自我状态与班级氛围 / 199
	专栏 谨防过度谦卑 / 201
	
	第8章 化解沟通危机的方法 / 203
	脱离“临战状态” / 204
	掌握主导权 / 206
	表扬学生的态度 / 209
	做出让对方意想不到的反应 / 212
	平复激动的情绪 / 215
	符合逻辑地进行说明 / 217
	用反问回应对方 / 220
	施压 / 222
	提出证据说服对方 / 225
	修复关系 / 227
	专栏 在批评学生时,男生、女生应该区别对待吗? / 228
	
	第9章 如何应对意见 / 229
	家长的意见可以分为 3 种类型 / 230
	面对意见时先接纳 / 233
	应对意见的 5 个步骤 / 237
	打断对方的叙述 / 244
	在拒绝的同时提出替代方案 / 246
	详细地做记录 / 248
	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臆想 / 250
	专栏 交际圈与自控能力 / 255
	
	第10章 沟通不畅时的应对方法 / 257
	自我疗愈法 / 258
	不放在心上 / 260
	进行“课题分离” / 262
	得到 60 分就好 / 264
	告诉自己“能够安身立命的我真了不起” / 266
	写在纸上 / 268
	俯视 / 272
	把对方当作“其他人” / 274
	不要将“偶然”的失败看作“永远”的失败 / 276
	咨询 / 278
	寻找朋友 / 280
	抱有“限定时段”的意识 / 282
	“空椅子技术” / 284
	将意识集中于“自己”和“现在” / 287
	休假 / 289
	调动工作 / 292
	
	结 语 / 294
	参考文献 /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