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双碳”目标下内蒙古牧区发展——牧民经济主体及培育路径研究

“双碳”目标下内蒙古牧区发展——牧民经济主体及培育路径研究

定  价:78 元

        

  • 作者:陈红
  • 出版时间:2023/11/1
  • ISBN:9787509692585
  • 出 版 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6.372.6 
  • 页码:16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9
7
6
8
9
7
2
5
5
0
8
9
5
自2021年开始,中国正式步入新“降碳”阶段,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迁。黄河流域双碳目标实现有重大意义,具有有效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处于黄河流域中间段,碳汇资源丰富,但碳汇与碳排放空间不匹配,固碳潜力有待研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双碳”目标)目标的执行主体是各省(区)地方政府,其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力关乎降碳成效。内蒙古“双碳”工作面临转型压力,能源资源供应负担重,亟待解决汇碳空间转换途径并形成合适的碳汇量计算方式。山水林田湖草沙海等自然资源是碳汇的重要载体,是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基底。 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人类活动是碳排放主要来源,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六省(区)是国内六大牧区,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5.1%。在双碳目标下,以草原资源为依托的内蒙古牧业区域是汇碳重要空间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牧区发展,促进牧区城镇化的主要场域。当前区域性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优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探索可持续城镇化路径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和宜居地球未来。 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内蒙古牧区在逐渐实现“城-牧互动模式”模式,即城镇和牧业村落之间形成新的自然、社会空间的整合形式。在城-牧互动模式,牧民经过调整生计模式,利用现代交通、通讯、流通体系,更多地参与到了市场销售,以家庭或社区为单位形成了自主的经济主体。从技术到原料,牧民在牧区新发展理念下正在创立一套有效的产销一体的经营机制。本书基于近十年来的内蒙古牧业区域的实地调查及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探讨在双碳目标下,牧区发展将整合多个资源模式,实现生态、宜居、城镇化、减碳等方面的多赢路径与机制。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