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哲学是谢林的又一个纯粹创新,也是其后期哲学的核心内容和主体部分(至于启示哲学则相当于这些思想在基督教阶段的延伸)。在这个宏大的构想里,谢林一方面依据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借助概念演绎,呈现出一个将所有古代文明囊括进来的一以贯之的历史进程。因此谢林的神话哲学既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人类意识的“逻辑学”,也可以说是一部以神话为例而展示出来的“精神现象学”。
谢林的《神话哲学》(上下卷)分为“一神论”和“神话”两个部分,其中下卷讨论最成熟的神话亦即埃及神话、印度神话和希腊神话。
谢林延续了上卷的思路,在深入阐述埃及神话、印度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典型的三神结构时,尤其关注狄奥尼索斯作为第二位神的种种表现,进而在潜能阶次学说和大全一体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普遍的狄奥尼索斯”或“三重狄奥尼索斯”的概念。在希腊神话里,这个概念在与“神话”相对立的“神秘学”中得到完成,象征着神话的终结和向着基督教的过渡。
尤为重要的是,谢林专门用两章的篇幅详细讨论了中国民族的“非神话性”,对中国文明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洞见,指出了中国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中的独特地位。这些洞见构成了谢林的历史哲学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根本区别,对于中国学者反思自己的文明传统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德国】谢林
----------------------------
谢林(F. W. J. Schelling, 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并称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代表作品有《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世界时代》《神话哲学》《启示哲学》等。
先刚
----------------------------
先刚,1973年12月生,四川泸州人。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洪堡学者(海德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德国古典哲学、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史。迄今发表Schellings Idee der Weltalterphilosophie und seine Lehre von der Zeit(2005)、《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2008)、《柏拉图的本原学说》(2014)、《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2015)四部专著,以及多部德国古典哲学经典译著,比如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大逻辑》上下卷、谢林《哲学与宗教》《世界时代》《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等。另外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参与合编二十卷本中文版《黑格尔著作集》。
目 录
中文版“谢林著作集”说明…………………………………………1
神话哲学(下卷) (1842) ……………………………………………1
人名索引……………………………………………………………344
主要译名对照………………………………………………………354
译后记………………………………………………………………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