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研究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资料,内容全面而又通俗易懂。
2.非常细致,并带案例,教学生写毕业论文。
3.分析了电影制作的全过程:摄影、剪辑、声音、叙事、剧本、导演、特效、电影类型等!
4. 属于我社编译电影书系。
对电影领域的初学者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书……[西科夫]为进一步分析和欣赏电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与人文科学》杂志(Journal of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西科夫的大作在同类文献中内容最全面而又最通俗易懂,很可能成为电影研究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资料。
《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
自序
本书旨在简要介绍电影研究这一学科。前十一章涵盖了通常情况下电影分析的基本要素,比如个体图像的表现内容,图像相互关联的方式,叙事电影剧本的结构,电影摄影技术、特效和声音等方面的基本原理等。第十二章则按部就班地向读者介绍了如何为以本书为教材的课程撰写一篇论文。
本书是一本入门之作,面向初学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电影研究这一领域。笔者力求简单明了,也就是说书中包含的都是便于理解的信息,针对每一位愿意学习的学生。书中虽然有个别复杂的内容,但也只是略微复杂而已。我们的目标不是提出并回答所有问题,涵盖所有问题和术语,并指出每种规则的例外情况。相反,本书试图准确、细致而又广泛地阐述叙事电影的主题,但又不求面面俱到。本书篇幅不长,并非大部头,只涉及通常情况下电影研究的基本要素。
本书主要分析的是长篇叙事电影,这类电影讲述的是虚构的故事,时长从大约90分钟到335小时,不牵涉关于真实人物和事件的纪录片。当然,这并不是说纪录片制作不值得研究,而是因为本书只是严格意义上对叙事电影的介绍。同样,本书也没有任何关于前卫电影的内容,这类电影本质上是极具实验性的,并非商业片。电影史上不乏了不起的前卫作品,但这种电影制作模式并非本书的主题。
电影研究人员的视角各有不同,比如有学者探讨社会学问题(电影中描绘的种族、民族、宗教和阶级等问题),有学者分析心理问题(例如电影如何表达关于性别和性的隐藏想法,或者跟恐怖电影相比,喜剧会让观众有何种反应),等等。研究人员可以集中全力开展电影史的2研究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技术和美学创新的具体名称、时间和创意细节等。同样,对单个国家电影的研究则为挑剔的观众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电影风格来领略和鉴赏。
本书与这些主题无关。再说一遍,这是一本入门读物,而不是对电影解读的详尽研究,尽管撰写本书的目的在于为尽可能多的电影课程提供参考。
本书围绕电影形式的各个方面展开分析。你会了解到关于电影的批判性和技术性语言,以及形式手段是如何创造表达意义的。如果你继续从心理学或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电影,或者探索某个特定国家的电影,或者选修任何类型的更高层级的电影课程,我们希望从这里获得的知识能帮你更深入地了解你所观看和研究的电影。本书是第一步。如果这是初次接触电影研究,你仍然可以把这里的收获用于将来可能观看的任何电影。
多数关于电影的教科书都充斥着标题、姓名和日期,本书在某些方面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不同。为了举例说明不同的观点,本书确实参考了电影史上重要制作人在特定时期拍摄的一些电影。但根据我的经验,入门级学生面对一部他们从未观看过(甚至可能永远不会观看)的电影以及哪怕是最简短的描述时,往往会却步不前。因此,我在本书中从假设的电影里引用了许多实例;我会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去利用自己对没有看过的电影所没有的知识。此外,每个电影专业的班级都有自己的电影放映单。事实上,从教授的角度来看,讲授电影研究课程的最大乐趣之一,就在于挑选要放映和讨论的电影。本书尽量不妨碍教授展示自己的品位。简而言之,本书并没提供一份你必须看的电影清单。
有些电影研究方面的教材内含数百幅插图,比如电影剧照、素描、图表、胶片放大图等,其中许多都是彩色的。本书在必要时确实也附有插图,但考虑到价格因素,插图并不是本书的突出特点。
本章简介292
致谢309
埃德·西科夫(Ed Sikov),曾任教于哈弗福德学院、科罗拉多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现居纽约市,著作包括《日落大道:比利·怀尔德的传奇人生》(On Sunset Boulevard:The Life and Times of Billy Wilder)、《黑暗的胜利:贝蒂·戴维斯的一生》(Dark Victory: The Life of Bette Davis)、《奇爱博士:彼得·塞勒斯传》(Mr. Strangelove: A Biography of Peter Sellers)和《歇斯底里地大笑:20世界50年代美国的银幕喜剧》(Laughing Hysterically: American Screen Comedy of the 1950s)等7部作品。
译者简介
王勇,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译审,博士生导师,翻译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学校编译工作室主任,上海市中高级口译命题专家组成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曾获戈宝权文学翻译奖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等翻译奖项,2024年入选中国翻译协会首批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出版《城市外交》《大富时代》《先知先觉》等译作20余种。
陈青,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翻译实践与教学,出版译著100余万字,涉及历史、文化、建筑设计、经济等领域,代表译著有《情报的艺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至暗与巅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