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各类早教机构中接受服务,但我们如何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尽管社会整体上越来越重视儿童意见,但针对六岁以下幼儿的倾听仍鲜少有人关注。
本书开创性地聚焦倾听幼儿这一议题,既具备国际视野,又实现了理论、实践与反思的三维融合。通过五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本书对早教服务中倾听幼儿的认知框架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批判性探讨,并回应了其中的核心议题:
·倾听的内涵是什么?
·为何要倾听?
·如何有效倾听幼儿?
·不同倾听方式预设了怎样的儿童观?
·倾听行为对幼儿可能产生哪些风险?
本书内容植根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作者皆为该领域的专家,着重探讨了诸如马赛克方法等前沿工具,为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和幼儿教育从业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照。
◆马赛克方法开创者、《倾听幼儿》作者艾莉森·克拉克领衔力作
◆《倾听幼儿》译者、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宇倾情献译,4000字长文导读
◆长销欧美20年的教育学经典,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和幼儿教育从业人员案头书
◆把倾听作为方法,结合参与、记录、评估、观察等,聆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丹麦、英国、意大利、新西兰、挪威五国学者联合巨献,涉及瑞吉欧·艾米利亚教育体系、马赛克方法、参与式观察、档案书、对儿童即公民伙伴的反思……
◆始于倾听,但不止于倾听
艾莉森·克拉克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托马斯·科拉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赛克方法开创者。
安妮·崔娜·克约尔特
挪威科技大学挪威儿童研究中心副教授、主任。
彼得·莫斯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托马斯·科拉姆研究所早期儿童服务专业教授。
刘宇
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学院访问学者(20192020)。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研究方法论、儿童游戏与早期课程开发等。
译者序
序
致谢
原著贡献者
1.导言
2.记录与评估及其关系
3.看见的方式:运用马赛克方法倾听幼儿的看法
4.参与式观察:一种了解儿童视角的方式
5.从儿童的视点出发:认识论与伦理挑战
6.倾听幼儿和家长的渠道
7.小声音,大信息
8.超越倾听:评估能成为其中一部分吗?
9.有能力的儿童与做自己的权利:对儿童即公民伙伴的反思
10.超越倾听: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