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应行为公共管理学兴起及相关研究日益重要之迫切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24年创办《行为公共管理与政策》辑刊,目标是为从事行为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的学者、公共政策制定者和公共管理实践者搭建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 本期为第二辑,以“公共管理的行为洞察与政策助推”为主题,精选十二篇文章,系统探讨公共管理中的关
本书从多个层面对全球公民教育的元理论、理论及实践操作进行了阐释,是一本批判性全球公民教育学术著作,重点论述了全球公民教育的内涵、功能、发展及新动向,以及对高等教育的启示,旨在回应当前全球范围内凸显的种种挑战。其核心目标在于倡导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富有同理心与包容精神、能够理性对话并积极推动社会变革的学习者,以促进世界和平
本书是党务干部培养的主要基础性教材。主要阐述了党务管理在党的组织生活、政治生活、群众工作、依规治党的基础性地位;党务干部的基本素质与发展方向;党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业务能力等内容。党务干部的培养是全党党的建设和工作的急需人才培养,本书作为全国第一个党务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教材,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本书主要研究党的基层组织建
我国各地在社区治理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发展瓶颈。为更好地掌握各地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情况,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于201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50个“社区治理创新深度观察点”,每个观察点邀请一位专家学者作为观察员进行为期一年的深入追踪调研,旨在搭建政策、理论、实践三方对话桥梁,推动社区治理
本书是人民出版社编审刘敬文深耕主题出版领域14年实战经验的点滴汇编,收录24篇深度出版手记,以亲身参与的图书案例为切口,系统呈现主题出版的策划逻辑、编辑智慧与时代思考。从《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的红色资源挖掘到《“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的国际传播实践;从《亚投行: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的大国叙事到《问答青春》对青年
根据“伟大建党精神丛书”的体例要求,该卷分“概述”“重大事件”“重要思想思潮”三个部分。 “概述”部分通过扼要梳理自“九一八事变”以降“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斗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统战等方面艰苦卓绝的奋斗,努力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中国近现代史上又一次伟大的转折到来。整个中国都变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改革开放的春风激荡着全国人民建设祖国、发展生产、追求新生活的热情,每个人都在这片田野上努力地耕耘着自己的未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入侵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美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适时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h
本书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构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标准法规共性技术课程体系,实现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与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研究领域的高度对接而撰写创作的专业性教材。本书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标准与法规,分为8章,分别是:新能源汽车标准和法规概述、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
数智化是政府热线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